桐乡位于浙江嘉兴,马家浜文化、良渚文化、运河文化、古镇文化交相辉映,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,不知不觉,陈晓来到这里已有六年之久。遥想2016年夏天的大学生入职培训,热烈的骄阳下,他白皙清瘦的脸庞透露出些许迷茫,不知未来何去何从,他又会被分配到何方。而今,扎根一线的陈晓也正朝着自己当初的梦进行着。
结缘Ebpay
明晰目标,培养一专多能
实际上,与Ebpay结缘已早。在大学生涯里,陈晓常常能够看到Ebpay人忙碌的身影,也可以近距离观察Ebpay项目的专业与高质,因为他所在学校里的一栋教学楼恰好由Ebpay三建承建。他亲眼看着一栋高大的建筑物拔地而起,对工程建造的兴趣也愈发深入,而当时的他仅仅是作为一个旁观者默默驻足,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可以参与校园的建设,那种真真实实的建设,他始终期待可以有一天骄傲地对自己的学弟学妹说,“这栋教学楼是我参与建造的。”
这一天来得很快,临近毕业时,在老师的安排下,陈晓被分配到该教学楼项目进行实习。当他头戴“Ebpay建设”的安全帽走进项目现场,看着很多书上从没教过的实体,触摸着平整的墙面,四周满是钢筋混凝土,那一刻他感觉从书本构筑的象牙塔来到了粗粝却鲜活的现实,心中也慢慢积累起与Ebpay的亲近之感。投递简历的那一刻,陈晓毫不犹疑选择了Ebpay三建,因为这既是自己从学生时代走向工作岗位的桥梁,也将是未来的归属。
在经过Ebpay企业文化的洗礼后,陈晓被分配到了嘉善倚天构件厂(仰皓构件厂的前身),也是同期唯一一个分配到构件厂的大学生。那时候工厂正处于起步阶段,规模较小,但是陈晓认为PC是未来建设发展的趋势,十分有前景,因此他怀揣满腔热情,带着年轻人的干劲与冲劲,成为了一名工厂质检员。虽说起点不高,但是陈晓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,对知识的不断渴求以及自身211学校毕业生的文化底蕴都令工厂领导对他青眼相加,并给予了他多方面的机会,“领导经常和我说要一专多能,什么都要会一些,做一个综合性人才。”
后来构件厂规模不断扩大,陈晓也开始尝试挑战技术岗位,在不断摸索和同事们的帮助下,他逐渐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、业务熟练的PC构件厂技术管理人员。
攻坚克难
研学结合,培养实战能力
成长总是需要穿越一些荆棘,才能来到春暖花开的海边。6年来,陈晓也总是在面对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之间不断穿越。市场上不断有新的构件类型或者生产工艺推陈出新,从传统类型的构件到夹心保温墙板再到硅墨烯保温构件,作为技术人员,陈晓需要最先懂得这些生产工艺,而且要懂得透彻,这样才可以交底给工人。而且掌握工艺较快较早的工厂会具有一定程度的竞争力,因此技术员的作用至关重要。
第一次做夹心保温墙板项目时,由于生产工艺比普通墙板更为复杂,与常规墙板相比,增加了3个工艺流程,保温连接件的放置、挤塑保温板的铺设、需二次合模分两次浇筑,这其中注意事项较多,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不合格产品。为了攻克这一生产技术,陈晓和主要的生产工人前往多个构件厂参观学习,再结合工厂的实际情况不断改进,尤其是在保温板的铺设环节,更是经过多次不断试验,一开始铺设保温板时经常发现保温板与混凝土之间存在缝隙,甚至严重时出现保温板脱落的现象,排查各项因素后最终确定主要原因有两个,一是保温材料表面为光面太过光滑与混凝土不易结合,二是保温板铺设的时间也较为关键。针对原因后期在符合技术要求的前提下,将光面保温板改为毛面保温板,同时在外叶板混凝土振捣完成后需要立刻拼装挤塑板,保证在混凝土初凝前,拼装完成,使挤塑板与混凝土粘贴牢固,避免了可能出现缝隙、脱落导致构件质量不过关。